Product Category
All (91)
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叢書 (19)
香港電影回顧 (17)
會員文集 (13)
其他電影書籍 (29)
書籍套裝/系列 (5)
香港國際電影節叢書 (4)
HKinema (6)
Find Us
Find Us
Delivery Methods
Payment Methods
Payment Methods
About Us
Return & Refund Policy
Return & Refund Policy
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店
Login
/ Sign up
USD
|
EN
Find Us
Products
All
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叢書 (19)
香港電影回顧 (17)
會員文集 (13)
其他電影書籍 (29)
書籍套裝/系列 (5)
香港國際電影節叢書 (4)
HKinema (6)
Delivery Methods
Payment Methods
Payment Methods
About Us
Return & Refund Policy
Return & Refund Policy
HKinema #59 改編香港 (本地將以平郵方式寄出)
Quantity
−
+
Add to cart
Summary
−
+
**為方便讀者領取《HKinema》,我們新增寄送服務(只限香港地區),每本收取HKD 6平郵費用。** 每逢有改編電影上映,坊間討論萬變不離以下:相比起原著,電影是否更出色?當中牽涉甚麼改動?又為何這樣改?近年,這類討論也是不絕於耳,無論是濱口龍介透過對角色的深入發掘,將短篇小說發揮成《Drive My Car》三小時的自我沉澱之旅,還是許鞍華第三度挑戰張愛玲拍成《第一爐香》,抑或是鄭保瑞將中國通俗小說本土化,融入本地警匪片色彩,拍出《智齒》延續個人對罪與惡的反思,都豐富了我們長久以來對電影改編的討論。 第59 期《HKinema》將鏡頭對準香港,從這個地方的改編電影,一窺她的某種面貌與特質。除了較多人討論的文學外,這期也觸及其餘兩種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對香港電影影響甚深的文本:漫畫及真實案件。這期請來「威哥會館」專頁的威哥回顧各種在港改編的日本漫畫,又當中的故事元素如何流入同期的本地電影;紀陶以奇案電影編劇的角度出發,帶領讀者一同深入案件改編的千頭萬緒;鄭政恆回到經典,比較袁秋楓導演的《紅樓夢(1962)以及李翰祥導演的《金玉良緣紅樓夢》(1977),點出以電影呈現長篇巨著的限制;最後則有安娜重新審視劉鎮偉《西遊記》(1995)的離經叛道,看我們如何從中拾獲創作的勇氣與自由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 HKinema#59 目錄 ◉ 前言|黃珍盈 ◉ 評論文章 日漫港編:它們與原著的距離|威哥 電影改編真實案件時之剖析及田野考察——以《溶屍奇案》為例|紀陶 盛衰前後:邵氏《紅樓夢》電影兩部並談|鄭政恆 偶開天眼覷紅塵——論《西遊記》|安娜 ◉ 電影工作者十部談 喬奕思 楊景麟
You might also like